上海启嘟渡科技商贸有限公司
SEARCH

与我们合作

我们专注提供互联网一站式服务,助力企业品牌宣传多平台多途径导流量。
主营业务:网站建设、移动端微信小程序开发、营销推广、基础网络、品牌形象策划等

您也可通过下列途径与我们取得联系:

微 信: wxyunyingzhe

手 机: 15624122141

邮 箱:

实施模式与过程研究

更新时间:2025-01-10 03:08:50

从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发展过程看有六阶段、五阶段和三阶段模型。著名的诺兰模型为六阶段,即初始、传播、控制、集成、数据管理和成熟阶段。五阶段模型是由Boar提出的IT(Information Technology)与企业业务结合过程,即局部开发、内部集成、业务过程再设计、业务网络再设计、业务范围再定义,其中前两个层次对企业的变革是渐进性的或改良性的,后三个层次对企业的变革则是革命性的影响,也就是说,如果信息技术只是叠加在现存的组织状况上,那么它获得的利益是边际性的。[8]提出三阶段模型的主要有斯科特·莫顿和肖夏纳·朱波夫等,他们将其分为工作自动化、信息管理和经营转型三个阶段,而世界银行发表的Nagy Hanna的《信息技术的扩散: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训》中认为信息技术基本按照替代、强化和变革三个阶段扩散。

1.2.1.1 实施方法研究

ERP的实施可以遵循传统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,如结构化法、原型法、面向对象的方法等,也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方法,如快速应用开发(RAD)、业务流程再造(BPR)、组件技术等。一个ERP实施方法论的一般框架包括基本原则、实施阶段、建模工具、实施主体、实施工具、培训文档、技术和服务支持等,在ERP实施中选择一种方法论是重要的,它可以为项目规划、设计以及实现提供一个框架,避免项目的无序和混乱,提高成功实施项目的置信度。

(1)ERP实施的四、五、六阶段模型。针对ERP的自身特性,不少学者开始探讨其独特的开发过程。Rose在研究15个ERP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ERP实施过程的五阶段模型,这五个阶段分别是设计、实施、稳定、提高、提升[9]。设计阶段包括ERP系统选型、定义项目实施范围及确定系统结构;实施阶段包括配置和实施软件等;经过实施企业改进绩效后便是稳定阶段;提高阶段是业务流程的优化;提升阶段是业务流程的转变。通过整合Rose的五阶段模型和Markus、Tanis的四个过程(准备、执行、调整、前进或上升),Shanks等提出了四阶段模型,即计划、实施、稳定、提高。而六阶段模型来源于Copper和Zm ud[10]的IT项目实施六步骤理论(开始、分析、适应、接受、程序化、提升),众多学者认为这六个阶段不仅有效地解决了IT、MRP的执行,也非常适用于ERP的实施[11]。一些学者则认为,ERP系统的成功实施只是系统持续改进的开始[12],系统持续改进对于企业充分发挥ERP系统的潜力,获取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很重要的。

(2)过程模型与ASAP法。根据客户需求快速有效地进行项目实施,更是众多软件商所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,世界著名ERP供应商SAP公司,针对企业的规模大小就提出了“过程模型”与ASAP[13]两种方案。过程模型是SAP公司在1995年引入的,它将ERP实施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,按顺序分别为组织和概念设计、详细设计和系统安装、运行准备、投入运行,每个阶段又由一些子阶段、活动和工作组件构成。例如R/3过程模型的实施方式是,首先以SAPR/3中提供的业务参考模型为模板,编辑对公司竞争优势非常重要的过程列表;然后参考业务模型清楚地定义出公司的特殊需要,识别出业务参考模型中没有充分覆盖的区域,利用业务工程师中的向导开发出定制的模型。ASAP(Accelerated SAP)方法主要面向中小企业,其线路图由四个主要阶段(项目准备、经营蓝图、实现、最后准备),及投入运行后的技术支持组成。具体到项目的实施又可分为分步实施、全面实施或滚动实施,分步实施就是按模块的先后顺序进行,而全面实施(big bang)是所有模块同步进行,滚动实施(roll-out)则是在一个地方创建一个模型,然后推广到其他地方。

我国某些企业根据自己的经验,也提出了一些较为适合国内企业的实施方法,如金蝶公司的金手指六步法、神州数码公司的e-through实施方法论等。金手指的六个步骤分别是项目组织、系统培训、系统定义、数据准备、系统切换、运行维护,每个步骤均列出了关键的问题、因素和活动。例如,系统定义包括:业务流程分析、二次开发需求分析、二次开发需求确认、业务流程确定、需求反馈、业务流程反馈和变更等。

(3)融合BPR的实施模式。业务流程再造(BPR)是由美国MIT教授Hammer于1990年提出的,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,从而获得可以用诸如成本、质量、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衡量。许多成功的BPR 案例表明,信息技术是企业流程再造的使能器[14],这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作为自动化的动力,将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管理活动的处理方式。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,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ERP与BPR的有效整合进行了分析,甚至给出了信息技术与流程整合的简单模型。但多数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仅仅是一条思路,而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提出的ERP与BPR整合模式则比较具体,其层次模式的顶层包括了系统规划、流程再造、系统设计和系统评价[15]

1.2.1.2 过程优化方法

ERP作为先进管理思想的载体,为企业优化业务流程提供了模式,但如何快速、有效、合理地利用BPR理论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,以便有效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有效整合,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。综合各种文献可以看出,其研究主要集中于过程建模和量化分析两个方面,分析步骤包括三步:①了解、分析现有的流程,利用各种工具绘制流程图或进行建模分析,发现再造的机会;②对流程进行重新设计,绘制再造后的流程图;③制定流程再造实施方案。

企业建模是指使用适当的表达方式从一个或多个角度(如数据、功能、组织、过程)对一个企业的体系结构进行描述,以产生一系列能代表该企业实际状况的企业模型。目前较为完善的建模框架有John Zachman的Zachman、欧共体的CIMO SA、美国Purdue大学的PER A、德国Saarland大学的ARIS框架,虽然Zachman框架被认为是企业建模领域中的权威,但ARIS框架在经营过程建模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。一个经营过程模型是由一系列企业活动组成的经营过程链,以及由经营过程链与其他视图的关联所组成,完整的经营过程链是由事件、活动、状态组成的序列[16]。描述经营过程链的三种主要建模工具是IDEF3(ICAM Definition3)、EPC(Event-driven Process Chain)和Petri网,以及基于UM L的面向对象经营过程的建模方法。近年来有关过程模型构建的研究也比较多见,比如过程描述、订单优化法、PBWD(Product Based Workflow Design)法、Petri网的过程建模等。

业务流程优化的出发点有流程综合和流程分解两种。流程分解首先分析现有的流程,识别出需要重新设计的流程,考虑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力,对流程进行逐级分解得到新流程设计方案;流程综合则以现有流程为出发点,对原有的流程合并、删除或增加等进行重新设计。由于流程分解多用于原有流程的设计很不合理时,且实施难度较大,而流程综合方法虽受原有设计的影响,对企业流程整合更具有实践性[17]。也有不少学者通过相邻矩阵的关联及转换关系,直接对BPR 进行定量化的研究,如基于活动-组织流程图的业务流程分析方法、基于过程代数业务流程评估等。

多重随机标签

猜你喜欢文章

QQ客服 电话咨询